四月十八日,全真教中,楊康坐在房間仔細研讀昨晚抄回來的幾門功法。

九陰真經就不用說了,雖然少了總綱,略遜完整的九陽一籌,但已經是射鵰中最好的功法之一。

玉女心經是一門不輸於先天功、九陰真經的一門心法。由一代奇女俠林朝英所創,可惜比較適合女子修煉。

玉女劍法,十分精妙,仔細看確實每招都對應破解全真劍法招式。雖然需要玉女心經內功發揮最大效果,不過若是將來自己學會左右互搏術,雙劍合璧將是自己最強的攻擊手段。

解穴秘訣,是一門自通穴道的秘法。在日常修煉中,省去了大部分水磨穴位的功夫。走火入魔時,穴道閉塞,此法可以通穴。戰鬥中,也不怕敵人點穴。

移魂**,是一門精神功法。精神功法比較少見,自己修煉可以壯大精神力量,有利於突破先天境界,增強對音波,精神攻擊的抵抗力。

對彆人使用,可以攻擊其神魂,控製對方,最難防禦。但是倘若對方心神凝定,此法往往無效。要是對方內力更高,共振反擊過來,施術者神魂也容易損傷。

所以楊康感覺當老陰B更好用,戰鬥時,雙方旗鼓相當或對方較強時,不要妄圖控製對方,直接一個精神突刺,擾亂對方心神,抓住機會搞定對方。

最重要的是此法修為境界不高也能修煉成功,比如,前期黃蓉,前期的楊過都修煉成功了,還能控製敵人。

加上楊康已經學會的閉氣秘訣。

楊康想起看神鵰時,小龍女說過閉氣、解穴、移魂這三門功法一起修煉更好,他準備試試。

這次全真教之行,楊康雖然冇有得到先天功,但是他很滿意,已經收穫了不少東西。

現在係統主線任務,前期隻剩一個先天功,尚未完成。這個和《射鵰第一個五年計劃》第七項相同,本來隻是順手任務,現在必須完成。

除了第七項,第五項,《射鵰第一個五年計劃》基本上完成差不多。除了郭靖那個計劃,自己每次突破都給丘處機來信,給馬鈺施壓,也不知道馬鈺去草原了嗎?剩下的都是長期任務。

楊康留在全真教修煉解穴、移魂**兩門武學,都晉級初窺門徑後,已是五月初四。

楊康準備去完長安後,先去找一燈大師。就向丘處機等人辭行。說是自己來到終南山已經一個月了,自己的修為境界也鞏固的差不多,雖然境界不錯,但是經驗太少了,準備去江湖中曆練一下。

丘處機等人也冇有多說什麼,楊康的境界已達超一流,在江湖中,還是比較安全的。

楊康牽著自己的寶馬,下山以後,去了長安城。現在的長安城破破爛爛,城牆也不夠高,還冇洛陽城高,不過也是關中,最大的城市。隻見城門口進進出出的人流不少。

楊康從南門進城也冇有什麼人來擋,守城官兵也冇有什麼不開眼的,要保護費什麼的。真是無趣,彆的穿越者隨便進個城就能打個架。

自己自練功以來,除了和府上簡管家幾人,以及軍中高手切磋,還冇有實戰過,真是穿越者之恥。

進城後,楊康詢問後,找到了城南的大同客棧。進入其中,輝煌的大廳,大廳偏後有一個舞台,上麵有一個人在說書,講的正是《三國演義》,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。

站在二樓、三樓和四樓都能看見這個舞台,平日裡除了說書,一些歌舞表演,話劇表演,也在這進行。話劇都是楊康寫一些劇本交給說書人,空閒的說書人和小康園一些孩子自行編排的。

楊康卻是不急,找個地方坐下,聽完了這段。說的還不錯,下麵觀眾也是一片叫好。

因為這裡是金國,同樣在北方的曹操就成了正統,大家也為關羽的知恩圖報所興奮。

不少人紛紛送上花,和花籃,也有人扔銅錢。花是紙疊的花,花籃裡是100朵紙花,分彆代表著,十文,和一貫(一千文)。

不一會,有掌櫃的,走了過來請楊康去包房說話。

原來楊康從王府走時,已經飛鴿傳書告訴大同世界委員會,自己有事來全真教和襄陽城,讓他們準備一下資料,自己會來總部看看,同時召開第一屆大同世界委員會會議。

並讓襄陽城的大同客棧釋出懸賞,讓附近的獵人和江湖中人尋找一種菩斯曲蛇,這是一種奇蛇,那毒蛇身上金光閃閃,頭頂生有肉角,形狀十分怪異。

懸賞:活捉菩提曲蛇一條百貫錢,取其蛇膽一枚十貫錢。楊康將擴大菩提曲蛇的種群計劃也發了過去,這是楊康將來計劃中,重要的一環。

掌櫃的帶著楊康進入房間,問楊康道“本人姓王,是這間客棧的掌櫃,敢問這位公子是從中都來的嗎?”

楊康說是的,王掌櫃又說道“今日天氣晴朗,萬裡無雲。”

楊康答道“昨夜烏雲密佈,電閃雷鳴。”

王掌櫃的激動的說道“天王蓋地虎。”

楊康答“寶塔鎮河妖。”

王掌櫃又問“大同世界委員會的核心價值觀”

楊康答“富強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諧、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 敬業、誠信、友善”(缺法治和愛國)

王掌櫃說道“可是小康先生嗎?”

楊康點了點頭繼續說道,“掌櫃的怎麼看出我是中都來的?”

王掌櫃才慢慢說道,原來終南山腳下,已有自己人在布控,看到楊康月前帶著包裹和劍,牽著一匹寶馬,進入了全真教。今日楊康剛出來,已有人彙報,進入南門也有人彙報,王掌櫃才上前詢問。

楊康說道“王掌櫃,讓人帶我去總部吧,我見見總部的同誌。”

楊康牽著馬,跟在一個店小二身後朝總部走去。這個孩子可不簡單,看其修為已經是三流後期左右了。

楊康問他,才知道他叫李感康,這也是一個孤兒,以前他一直在街上乞討為生。三年前,小康園在長安城成立了,收容了街上所有十五六歲以下的孩子。

他十二歲也被收留,孤兒院給他起名李大力,不僅僅有飯吃,還能換新衣服,第一次穿布鞋,隻需要乾一點輕活。後來小康私塾教他識字,算數等等知識,孤兒院也有人來,教導他們這些孩子練武。